乳品工程
Dairy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营养学等食品科学的基本规律,乳品工艺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具备乳品科学研究、乳制品生产与精深加工、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乳品保藏与物流、乳品机械设备与工厂设计的能力与技能,熟悉乳品企业管理和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开阔、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与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数理科学、食品工程、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基础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乳品工程领域解决工程问题;
1.1掌握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1.2掌握食品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乳品工程领域的工程学问题;
1.3掌握化学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乳品工程领域的化学工程问题;
1.4掌握生物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乳品工程领域的生物工程问题。
2. 分析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查阅,正确识别、表达与分析乳品加工中的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2.1能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乳品工程问题进行参数识别与模型表达,并达到生产的要求;
2.2能够应用工程科学的基础原理,对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严谨的推理与分析,并加以改进;
2.3针对一个乳品加工过程,通过文献查阅,能够分析并正确表述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与解决方案,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乳品工程领域系统,在满足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条件下,提出合理的设计、生产加工、管理及品质控制,并体现创新意识;
3.1能够运用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进行食品的生产加工;
3.2能够运用食品检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乳品安全控制;
3.3能够运用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乳品品质管理;
3.4能够在乳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进行产品创新开发。
4. 科学研究:掌握专业领域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能够对乳品工程中的问题开展科学实验与数据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具有对乳品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能力;
4.2掌握各种相关工程实验的原理与基本要求,具备乳品工程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并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确定需要的数据及其精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段收集这些数据;
4.3具备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并能综合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应用现代工具:能够运用专业技术与现代工具,对乳品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分析模拟方法的合理性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5.1掌握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并获取信息的方法;
5.2能够针对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资源与工具,对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分析其合理性与可靠性。
6. 工程和社会:基于专业知识及行业规范,正确评价乳品工程建设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能充分认识工程的负面效应;
6.1掌握乳品工程相关知识与行业规范,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6.2正确评价乳品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以及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人文社会的影响,并应用技术手段降低其负面影响或局限性。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深刻理解乳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评价乳品工程对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正确认识专业领域发展现状,并了解国家政策对专业领域发展的引导;
7.2理解生态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正确评价乳品行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吃苦耐劳,遵守乳品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
8.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自我行为规范能力;
8.2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及形势政策;
8.3理解食品行业职业道德的含义及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并能够在乳品工程实践中认真履行。
9.团队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多学科团队中承担和做好相应角色的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9.1 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及其对于整个团队的意义,并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
9.2 能够综合团队成员的意见,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10. 沟通交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针对乳品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多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0.1 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10.2 能够对乳品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听取反馈并对建议做出合理的答复;
10.3 了解本专业的国际状况,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并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并能在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
11.1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发现、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2熟悉工程技术、管理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方法,具备多学科环境下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并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
12.2具备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三、主干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
四、主要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工程原理、乳品化学、乳品微生物学、乳品分析与检验、乳品物性学、原料奶生产技术、液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固态乳品科学与技术、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乳品机械设备、乳品工厂设计、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
专业课程体系如下: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乳品工程专业按以“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即3年在校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1年校外实习和实践。
坚持“实践为先”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个结合”的“1234”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校内和校外为实践教学平台;以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以理论教学、生产教学、科学研究和三创一训为实践教学的四个结合。
课程实验: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化工制图实验、食品物理化学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电工学(少学时)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乳品化学实验、乳品微生物学实验、乳品分析与检验实验、原料奶生产技术实验、液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实验、固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实验。
综合实验:数学实验、化学实验。
生产实习(一年):包括两部分,即“3+1”实习(第七学期):乳品检验与品控实习、乳品工艺生产实习、乳品厂设备生产实习、牧场和原料奶实习、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第八学期)。
实 训:金工实习
科研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参加科研成果专题课和创业经验专题课累计4次者,可冲抵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学分,凡参加国家级、省级有关竞赛获奖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获奖、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应用或取得专利的学生;参加学校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实验中心开放项目按时完成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可相应获得0.5~3学分的创新学分,并可充抵相应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I、II)、公益劳动。
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自主选择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强化开题和答辩环节管理。
六、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见附表1。
八、课程拓扑图
见附图1。
九、教学计划表
见附表2。